摘要
关于唐代才女薛涛被韦皋罚赴松州的原因,学界目前主要有“见遗上纳说”和“骄奢淫逸说”两种观点。“见遗上纳说”源自后蜀何光远《鉴诫录》,认为薛涛因“(所有见)遗金帛,往往上纳”,因而触怒韦皋被罚赴边;“骄奢淫逸说”源自张篷舟《薛涛诗笺》,认为薛涛因为生活骄奢淫逸而被韦皋罚赴松州。但“见遗上纳说”和“骄奢淫逸说”与薛涛留存诗作中体现出的反对贪污腐化、整顿吏治等思想和忧国忧民的情怀不相符。深入剖析《赠苏十三中丞》《筹边楼》《罚赴边上韦相公(二首)》《斛石山书事》《十离诗》等薛涛留存诗作,可以发现薛涛被韦皋罚赴松州的真正原因是恃才傲物,因诗致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