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了解2013年中国居民家庭饮用水主要来源、日常使用厕所类型,并探索其与0~5岁儿童生长迟缓之间的关系。方法资料来源于"2010—2013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项目,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共纳入中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55个调查县(市/区)165个乡镇(街道)中0~5岁儿童32 861名。采用面对面询问看护人的方式收集儿童、母亲和家庭的基本情况、家庭饮用水的主要来源、日常使用的厕所类型等信息;使用标准化的身长板或身高计测量儿童身长(身高),并计算年龄别身高(身长)Z评分[height(length) for age Z score, HAZ(LAZ)],将HAZ(LAZ)<-2定义为生长迟缓。采用SAS 9.4软件进行统计描述和分析,通过SURVEYFREQ计算安全饮用水和卫生厕所覆盖率、生长迟缓率,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中SURVEYLOGISTIC探索家庭饮用水的主要来源、日常使用的厕所类型与0~5岁儿童生长迟缓的关系。结果 32 861名儿童中男童占51.4%,0~岁组、1~岁组、2~岁组、3~岁组、4~岁组和5~岁组所占比例分别为26.5%、16.4%、14.4%、15.2%、15.1%和12.4%。安全饮用水覆盖率为86.9%,其中净化处理过的自来水占49.4%,公共水管占15.9%,受保护的井水或泉水占15.6%。卫生厕所覆盖率为56.8%,其中,水冲式卫生厕所占52.1%,卫生旱厕占4.7%。0~5岁儿童生长迟缓率为8.1%。以安全饮用水和非安全饮用水为家庭饮用水主要来源的家庭中,0~5岁儿童生长迟缓率分别为8.1%和7.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82)。以卫生厕所和非卫生厕所为日常家庭使用厕所类型的家庭中,0~5岁儿童生长迟缓率分别为6.6%和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9)。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调整性别、年龄、城市/农村类别、家庭人均年收入、母亲文化程度、近2周内是否腹泻、膳食是否合理等因素后,未发现卫生状况与0~5岁儿童生长迟缓之间存在相关性。结论 2013年中国家庭饮用水源、日常使用厕所类型与0~5岁儿童生长迟缓之间的关联不显著。
-
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