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房水中炎性因子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角膜水肿的预测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阜南县人民医院眼科收治的145例白内障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根据是否发生角膜水肿分为角膜水肿组(n=29)与角膜无水肿组(n=116)。收集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一般资料。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房水中炎性因子水平。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生角膜水肿的危险因素。结果角膜水肿组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糖尿病发生率及晶体硬度Ⅲ级、Ⅳ级患者比例均高于角膜无水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水肿组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高于角膜无水肿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手术时间、糖尿病史、晶体硬度及IL-1β、IL-6、TNF-α均为角膜水肿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各危险因素联合预测角膜水肿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特异性及敏感性均高于各指标单独预测。结论房水中炎性因子IL-1β、IL-6、TNF-α是发生角膜水肿的危险因素,可作为预测白内障术后角膜水肿的生物标志物。
-
单位阜南县人民医院; 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