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肝母细胞瘤(hepatoblastoma,HB)在儿童恶性肿瘤中较为罕见,多见于5岁以下儿童,男性较多见,约占儿童原发性肝脏恶性肿瘤的80%。其中仅95%的肝母细胞瘤存在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AFP)异常升高,而且与病理类型、肿瘤分期等相关性不大。仅通过异常升高的AFP水平进行肝母细胞瘤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评估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目前已有诸多研究发现mi RNAs在HB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且具有高度组织特异性、保守性和时序性,在不同病理类型的HB中m RNAs呈特异性表达。因此,有望联合AFP与micro RNAs进行HB的分子分型,组成HB的分子指纹,用于肝母细胞瘤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 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