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I对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瘤良恶性的诊断价值

作者:王召华; 李小虎; 钱银锋*; 赵雪梅; 王丽娜; 朱婉秋; 侯唯姝; 柏亚
来源:医学信息(上旬刊), 2019, 32(14): 166-169.
DOI:10.3969/j.issn.1006-1959.2019.14.056

摘要

目的探讨MRI对胰腺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IPMN)良恶性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2年1月~2018年6月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IPMN患者24例,均行MRI检查(包括MRI平扫、三期增强以及MRCP),分析IPMN MRI表现、IPMN良恶性因素,并采用ROC曲线分析IPMN肿瘤最大径及胰管扩张直径与肿瘤良恶性关系。结果 24例IPMN患者中,良性14例,恶性10例。良性与恶性在性别、肿瘤分型、病变位置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年龄大于良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PMN恶性肿瘤最大径为(55.70±10.73)mm,大于良性的(34.20±7.65)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PMN肿瘤最大径与肿瘤良恶性关系ROC曲线分析得出:曲线下面积(AUC)为0.87,肿瘤最大径最佳临界值为46.40mm,敏感度为85.68%,特异性为83.35%。IPMN恶性主胰管扩张最大径为(8.91±3.22)mm,大于良性的(4.82±1.33)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PMN胰管扩张直径与肿瘤良恶性关系ROC曲线分析得出:AUC为0.88,胰管扩张最大径最佳临界值为7.35 mm,敏感度为70.00%,特异性为85.73%。结论 MRI能很好显示胰管扩张、囊性病变、管壁内结节等特征,在评估IPMN良恶性中具有敏感性。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