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时机电针对卵巢损伤大鼠卵巢储备功能的影响

作者:俞舒丹; 何欣; 史航毓; 刘志顺*; 王伟明*
来源: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22, 28(08): 1254-1258.
DOI:10.19945/j.cnki.issn.1006-3250.2022.08.021

摘要

目的:基于血清与卵巢组织抗缪勒氏管激素(anti-müllieus hormones, AMH)表达探讨造模前和造模中电针对卵巢损伤大鼠卵巢储备功能的调控作用。方法:经阴道涂片法检测具有规则动情周期的32只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模前组、模中组,每组8只,除空白组外的3组以连续15d腹腔注射去氧乙烯基环己烯(4-vinylcyclohexene diepoxide, VCD)160 mg/kg造模,其中模前组连续进行4周的电针预处理然后进行造模给药,模中组在造模用药的第1天即开始电针处理并连续电针干预4周,2电针组治疗频率均为前2周5次/周,后2周3次/周,模型组无电针干预。在模型组造模成功后,比较各组大鼠卵巢各级卵泡数,检测各组大鼠血清AMH水平以及卵巢组织AMH蛋白和mRNA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原始卵泡、初级卵泡数相对降低,闭锁卵泡数相对增多,卵巢组织AMH蛋白明显降低(均P<0.05),血清AMH和卵巢组织mRNA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模前组大鼠卵巢原始卵泡、初级卵泡数相对增加,闭锁卵泡相对减少(均P<0.05),模前组和模中组大鼠血清AMH、卵巢组织AMH蛋白和mRNA表达均相应升高(P<0.05)。结论:造模前或造模中电针预处理对卵巢损伤大鼠卵巢储备功能均有一定保护作用,造模前电针可能通过抑制卵泡发育、稳定AMH基因转录表达发挥保护卵巢储备功能的作用。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