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登革热患者出血危险因素分析

作者:孙光裕; 李智; 曾培灿; 吴英桂; 胡郁刚; 郑桐; 陈树鑫
来源: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 2016, 10(19): 2859-2862.

摘要

目的探讨2型登革热患者出血的危险因素,为重症登革热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析2015年广东省潮州市登革热流行期间我院所有2型登革热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患者的性别、年龄、相关实验室检查等,根据是否出血分为出血组与非出血组,进行比较分析及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350例2型登革热患者中有35例(10%)出现腔道出血,与无出血组比较,出血组中男性比例更高(68.6%vs.46.3%,P<0.05),胸闷、呕吐比例均明显高于无出血组(20.0%vs.5.7%,P<0.01;34.3%vs.18.7%,P<0.05),血小板明显降低[(60.26±48.97)×109/L vs.(87.39±44.22)×109/L,P<0.01],APTT明显延长[(41.05±10.52)s vs.(36.03±7.80)s,P<0.01];在校正其他影响因素后发现,男性是本次2型登革热患者出血的独立相关因素(OR=0.468,95%CI:0.2171.011,P<0.05)。结论 2型登革热患者出血倾向有性别易感性,男性是本次2型登革热患者出血的独立相关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