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过去半个世纪以来,来自儿童早期教育、发展心理学、脑神经科学、经济学等跨学科领域的大量实证研究表明,高质量的学前教育干预项目对儿童发展尤其是来自弱势群体家庭的儿童意义重大。我国政府于2010年制定了到2020年基本普及学前教育的政策目标,2018年明确提出以公办园为主、增加普惠性幼儿园结构占比并加强对民办园进行规范的政策路线。目前,我国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已经超过80%,入园水平已超过美国并接近OECD国家的平均水平,然而关于儿童发展公共政策的一些重大问题仍需理论审视和实证证据。比如,我国儿童发展公共政策目标逻辑如何演变?学前教育政策目标的实现是否意味着儿童发展水平的提升?以关注供给结构、条件性投入以及事业发展规模为主的学前教育公共政策如何影响儿童发展的公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