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宜兴釉陶是宜兴作为中国陶都的文化根基,它高度融合了宜兴制陶之技术、工艺、艺术审美及文化特征等诸要素,具有丰富的科技与人文内涵及厚重的历史底韵。对宜兴釉陶体系的研究应强调对宜兴独特地域文化类型大背景下釉陶共性原理"形而上"之道的学术解读,以及具体品种"形而下"之器的传承与创新。宜兴釉陶有着悠久的历史,最早出现在秦汉,当时以低熔点的地表铁系黏土为原料的土釉为主要装饰,以甲泥、白泥及红泥为坯体原料,工艺上几乎与宜兴古青瓷互为借鉴、同步发展。到北宋中期,宜兴均山一带开始出现宜均陶器,宜均釉"窑变"效果的出现是对传统土釉的一次突破。明欧窑及清葛窑均釉则对宜均效果作了丰富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