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清华简《参不韦》是由“《保训》书手”两次抄写而成,根据其字迹所反映的个人特点,可将《参不韦》简72的“魝”校读为“割(害)”;将简41、94写作“兵”形的“戒”字,从同形字中区分出来;将简62、73、118三处与“由”字同形的“古”,读为“辜”;将简14、47、60从“厇”声的“■”等字,释读为“橐”,训为藏;将简44整理报告释为“湄”之字,改为“■”,并将所处文句读为“几(机)■(速)女(如)■(电),神■(速)女(如)■(化)”。另据“《皇门》书手”对他抄写内容的校改,可将“民盈”之“民”读为“弥”。这些试解旨在说明,面对具有鲜明书写特点的写本古书,其文本整理的疑难问题,可以尝试“跳出文本读文本”来思考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