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急诊科住院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NVAF)合并脑梗死(CI)患者继发出血转化的临床特点。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8年5月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急诊病房及急诊ICU收治住院的155例诊断为NVAF的患者,分为非脑出血转化组(n=120)和脑出血转化组(n=35),比较一般临床资料、实验室指标及影像学特征。结果脑出血转化组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非脑出血转化组(P=0.042,P=0.027);脑出血转化组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HISS)相较于非脑出血转化组更高(P=0.015),而既往使用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预防CI的比例较后者更低(P=0.041),两组患者中CHA2DS2-VASc≥2分者接受抗凝治疗(华法林或新型口服抗凝药物)比例仅为7.38%(11/149);在影像学检查上,脑出血转化组的患者以出血性梗死表现为主(30/35,85.71%),大面积脑梗死、前循环梗死及皮质梗死的发生率均显著高于非脑出血转化组的患者(分别为P<0.01,P=0.022,P<0.01)。结论糖尿病是NVAF患者并发出血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两组CI的NVAF患者的抗凝/抗血小板治疗率低,脑出血转化组的患者在发病前接受此项干预治疗率更低且病情更严重;大面积脑梗死、前循环梗死、皮质梗死为脑出血转化常合并的影像学特点,早期识别及严密监测能避免患者病情的持续恶化。

  • 单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