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基于遥感反演和模型修正法,本文动态分析了1980―2020年洞庭湖流域生态系统碳储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并借助碳储量贡献率和最优参数地理探测器,量化分析了生态系统相互转换以及自然-社会-政策环境对碳储量时空异质性的驱动机制。结果表明:(1)40年来洞庭湖流域及其子流域碳储量先降后升,整体增长262.81 Tg,呈现由东-南-西三面向中部、北部逐级递减的“马蹄形”格局。(2)生态系统相互转换推动洞庭湖流域碳储量增长了23.66 Tg,其中农田、森林和城镇生态系统间的相互转换主导碳储量变化。(3)洞庭湖流域及其子流域碳储量的时空异质性主要受社会环境和政策环境的协同影响,其中生境质量和人口密度是主导因素。由于存在增强效应和差异化特征,使得双因子交互作用的影响更强烈。为提高生态系统固碳能力,应加快完善洞庭湖流域的生态系统结构,因地制宜构建生态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关系。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