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症谱系障碍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眼动特点及其诊断价值

作者:姜幸智; 闫晓娜; 甘华松; 周亚莉; 王文强*
来源: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2021, 47(09): 534-539.
DOI:10.3969/j.issn.1002-0152.2021.09.005

摘要

目的运用眼动技术探索孤独症谱系障碍(autism spectrum disorder,ASD)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的眼动特点及区别,建立两者眼动诊断模型,为临床提供客观的诊断指标。方法招募6~12岁的首诊首治ASD患儿19例、ADHD患儿33例,以及31名年龄、性别与ASD、ADHD患儿相匹配的正常发育(typical developing,TD)儿童。所有被试在观看视觉搜索视频和共同注意视频的同时收集眼动数据,探究ASD、ADHD患者相对于TD组的视觉搜索、共同注意特点。结果视觉搜索视频中,ADHD组的视觉搜索能力较TD组差(P<0.05)。共同注意视频中:在眼睛引导的模式下,ASD组、ADHD组的共同注意力较TD组差(P<0.05),但ASD组与ADHD组的共同注意无统计学差异(P>0.05);在头部引导的模式下,ASD组的共同注意较TD组差(P<0.05)。使用眼动指标建立logistic回归诊断模型:ASD诊断模型的灵敏度为73.7%,特异度为90.3%,准确度为84.0%;ADHD诊断模型的灵敏度为75.8%,特异度为67.7%,准确度为71.9%。结论 ASD患儿眼睛和头部引导的共同注意能力较差,ADHD患儿视觉搜索能力和眼睛引导的共同注意引导能力较差。共同注意的眼动指标可将ASD、ADHD进行初步诊断。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