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民族史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作者:黑龙; 关佳琪
来源: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 48(02): 169-176.
DOI:10.15970/j.cnki.1005-8575.2021.02.018

摘要

民族史学科是民族学二级学科之一,也是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传统优势学科。"十三五"期间,我国民族史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学科优势进一步加强,人才梯队受到重视,研究条件日益改善,民族史研究呈现出值得关注的一些新变化和新气象,主要表现为研究领域进一步拓展,中华民族史、汉民族史、民族关系史、民族文化史研究领域继续得到拓展和深化;重大项目成果迭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国家清史纂修工程""新疆项目""北疆项目"等工程项目凝聚了大批民族史专家,陆续推出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文献史料整理研究成果突出,特别是域外文献整理研究取得重要进展,《俄藏黑水城文献》《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藏蒙古文文献丛编》《欧洲所藏蒙古文古籍文献总目提要》等相继问世;理论探索进一步加强,在"统一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中华民族凝聚力"等理论范式的基础上,初步形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范式。与此同时,我国民族史研究存在理论研究相对薄弱、标志性成果产出乏力、国际话语权和学术影响力有限等问题,也面临着学科进一步交叉融合、研究重心调整、理论范式创新、研究方法多元化等新的发展趋势。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