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索下颌骨生长发育过程中相对稳定的三维结构,为下颌骨的三维重叠提供依据。方法 样本由17例唇和/或腭裂术后患者组成,每位患者都有两个CT影像资料,两次CT拍摄间隔平均3.7年,患者首次拍摄CT年龄(8.7±0.8)岁(T1),末次拍摄年龄为(12.4±1.5)岁(T2)。经过统一头位校正后,进行定点测量。标志点包括颏部的Pog,下颌联合内侧骨皮质的C、D和E点,颏孔前缘点MFA,颏孔点MF以及下颌孔点MdF。测量C点到以上所有标志点的距离,分析距离的变化来评价标志点的稳定性。同时,我们评价了标志点定点的可重复性。结果 从T1到T2,C到D、E及Pog的距离变化均值均<0.30 mm,标准差<0.62 mm,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这4个点的定点在三维方向上都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克伦巴赫α>0.98);C点到左右侧颏孔的距离分别变化了(0.99±1.00) mm和(0.93±1.16) mm;C点到左右侧下颌孔的距离分别变化了(5.48±1.70) mm和(5.14±2.23) mm;颏孔间宽度和下颌孔间宽度分别增加了(1.21±1.06) mm和(4.06±1.31) mm。结论 从8.7到12.4岁,颏前点和下颌联合内侧骨皮质下部相对稳定。下颌神经管在此期间发生了变化,颏孔处的生长量较小,下颌孔处在横向和矢状向都有明显的生长变化。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