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血浆三甲胺-N-氧化物(TMAO)水平与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病人易损斑块之间的关系,并探讨触发TMAO形成的黄素单加氧酶3抑制剂甲巯咪唑(MMI)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模型斑块稳定性的影响。方法:选择156例接受OCT评估罪犯病变的STEMI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稳定同位素稀释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血浆TMAO水平。将24只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动脉粥样硬化组(模型组)和动脉粥样硬化+MMI治疗组(干预组)。第13周,干预组家兔给予MMI灌胃给药,剂量为15 mg/(kg·d),连续给药4周。第16周末,取出主动脉组织进行组织学分析,采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分析斑块中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雷帕霉素靶蛋白(PI3K/Akt/mTOR)信号表达。结果:根据OCT分析结果,156例STEMI病人分为易损组(54例)和非易损组(102例)。与非易损组比较,易损组血浆TMAO水平升高(P<0.001),且纤维帽厚度减小(P<0.001)。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TMAO与纤维帽厚度呈负相关(r=-0.418,P<0.001)。动物实验中,第16周,干预组血浆TMAO水平低于模型组(P<0.001)。组织学分析显示,干预组脂质浸润显著减少,内膜完整性改善,主动脉内膜增生减轻,内膜-中层厚度和内膜/中层比值降低,同时斑块纤维帽厚度增加。干预组磷酸化PI3K(p-PI3K)/PI3K、磷酸化Akt(p-Akt)/Akt和磷酸化mTOR(p-mTOR)/mTOR蛋白高水平表达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STEMI病人和兔动脉粥样硬化模型血浆TMAO水平增加,可能通过激活PI3K/Akt/mTOR通路,促进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和斑块易损生成。

  • 单位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