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探讨菖菊止动方核心药物治疗抽动障碍(TD)的作用机制。方法:基于文献研究及检索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挖掘菖菊止动方中核心药物的活性成分并预测其活性成分作用靶点,检索Drugbank、Genecards、OMIM、DisGeNET和TTD数据库,筛选TD相关靶基因,并与药物靶点取交集。应用Cytoscape 3.7.2软件构建“中药-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并进行拓扑分析,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并筛选出核心靶点,利用DAVID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生物过程分析和通路富集分析。通过AutoDock Vina和Pymol将获得的核心成分和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筛选出菖菊止动方核心药物中活性成分81个,相关潜在靶点283个;筛选出TD相关靶基因2 250个,提取交集靶点125个,筛选出核心靶点18个,主要为蛋白激酶B1(AKT1)、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1β(IL-1β)、雌激素受体1(ESR1)等;共有靶点主要富集在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钙信号通路、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等通路上,与对雌二醇的反应、化学性突触传递、免疫反应过程等相关。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核心成分与靶点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结论:菖菊止动方核心药物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对TD发挥治疗作用。

  • 单位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