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总结分析针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取穴规律,为针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临床与科研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计算机检索的方法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收集1996年1月至2021年1月针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临床文献,利用Microsoft Excel 2016进行频次分析,通过SPSS Modeler 18.0、SPSS Statistics 22.0进行关联规则、复杂网络和聚类分析。结果 检索文献1 588篇,最终纳入225篇文献,包含225个针灸处方,涉及134个穴位,腧穴使用总频次3 345;使用频数前三的穴位为足三里、阳陵泉、曲池。出现频次≥40的高频穴位有30个,合计频次2 332,占总频次的69.7%;使用频数前三的穴位组合为阳陵泉-足三里、足三里-曲池、曲池-阳陵泉,出现频次>70的穴位组合有26组;选穴涉及十二正经、任督二脉及经外奇穴,穴位选取多来自阳经(2 357次,72.34%),其中膀胱经被选用最多(575次,17.65%),其应用腧穴种类也最多(27次,20.45%),其次为经外奇穴,胃经,胆经和督脉;对频次≥40的腧穴制作穴位关联网络图并进行关联规则分析,针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主要穴位组合为“足三里-三阴交-外关”;通过聚类分析得到5个聚类集群。结论 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取穴规律:多选用足太阳膀胱经、经外奇穴、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和督脉;主要穴位组合为足三里-三阴交-外关。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