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分析少儿眩晕疾病的病种及临床特征,为患儿眩晕诊治提供依据,也为青少年航空学校学生和招收飞行学员医学选拔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2021年11月于空军特色医学中心航空航天眩晕诊疗研究中心就诊的62例眩晕患儿的临床资料,统计分析患儿年龄、性别、伴随症状、位置试验结果、冷热试验和前庭自旋转试验(vestibular autorotation test,VAT)异常率及治疗效果。结果 排名前3位的疾病为儿童前庭性偏头痛(vestibular migraine ofchildhood,VMC)28例(45.2%),儿童复发性眩晕(recurrentvertigoofchildhood,RVC)17例(27.4%)及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enign paroxysmal positional vertigo,BPPV)9例(14.5%)。VMC患儿的伴随症状有头痛18例(64.3%)、畏声13例(46.4%)、畏光10例(35.7%)、恶心/呕吐4例(14.3%)及耳鸣3例(10.7%);RVC患儿的伴随症状有恶心/呕吐2例(11.8%)及耳鸣1例(5.9%);BPPV患儿的伴随症状有恶心/呕吐5例(55.6%)。VAT检测VMC患儿异常率为66.7%,RVC患儿VAT异常率为37.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21);冷热试验VMC患儿异常率为30.0%,RVC患儿异常率为1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000)。BPPV患儿位置试验中4例符合水平半规管BPPV管石症特征性眼震,5例符合后半规管BPPV特征性眼震。VMC和RVC患儿治疗主要采用丙戊酸、倍他司汀和乌灵胶囊,慎用氟桂利嗪,治疗后6个月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9.3%和94.1%。BPPV患儿中7例复位1次,2例复位2次眩晕消失。结论 VMC、RVC及BPPV是少儿常见的眩晕疾病,需要综合分析患儿病史、体格检查及前庭功能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在青少年航空学校学生和招收飞行学员医学选拔时需要仔细甄别。
-
单位神经内科;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