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平顶山市2015—2019年儿童流感病原学特征,为儿童流感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实时荧光RT-PCR方法对平顶山市哨点医院送检的3 157例0~14岁儿童流感样病例鼻咽拭子标本进行分型检测,阳性标本经狗肾细胞培养,通过血凝及血抑实验分离鉴定毒株。结果 2015—2019年儿童流感样病例标本阳性624例,总阳性率为19.77%。各年份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9.58,P<0.01),以2019年阳性率最高,为31.35%。各年份流感型别A(H1)型、A(H3)型、B型和混合型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1.22,P<0.01),A(H3)型占阳性比例最高,为41.67%。不同年龄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4.86,P<0.01),6~11岁组最高,为32.92%。不同性别、城乡之间儿童流感阳性率和型别构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性别值分别为0.77,7.38;χ2地区值分别为0.01,4.45,P值均>0.05)。各型别标本病毒分离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23,P<0.01),A(H3)型分离率最高,为45.39%。结论平顶山市各年度儿童流感流行强度及优势毒株不同,有明显季节性。应加强流感毒株变化分析,重点关注低学龄儿童的流感防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