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抗HIV-1药物筛选方法的建立

作者:冯婷婷; 胡华; 秦爱兰; 孙蔚; 吴南屏*; 甘建和*
来源: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 2014, 7(04): 328-332.
DOI:10.3760/cma.j.issn.1674-2397.2014.04.009

摘要

目的 用细胞共培养和流式细胞仪检测建立新型抗HIV-1药物筛选方法, 并判断这种方法在筛选抗HIV-1药物中的应用前景。方法把JLTRG细胞和H9/HTLV-ⅢB细胞按照不同比例共培养24, 48, 72和96 h。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绿色荧光强度和密度, 同时用流式细胞仪测定绿色荧光的表达, 并确定培养体系中最佳细胞比例和培养时间。通过选出的最佳条件结合药物半衰期检测恩夫韦肽(T20)和依非韦伦(EFV)的有效性及药物半数抑制量(IC50)。采用HIV-1 P24抗原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病毒载量, 并采用Spearman秩相关性分析法判断其与药物浓度及平均荧光强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实验结果显示, JLTRG细胞与H9/HTLV-ⅢB细胞按照10∶1的细胞数量比例共培养72 h为最佳培养比例和时间。以T20和EFV对共培养体系进行验证, 结果显示随着T20和EFV浓度的改变, 共培养体系中JLTRG细胞感染HIV-1的程度不同, 其IC50分别为10 nmol/L和5 nmol/L。T20和EFV药物浓度与平均荧光强度以及病毒载量呈负相关(r=-1, -0.986和-1, -1, P<0.01);平均荧光强度与病毒载量呈正相关(r=0.986和1, P<0.01)。结论本研究建立的新型抗HIV-1药物筛选方法具有耗时短、操作方便等优点, 可为抗HIV-1药物的筛选提供新的选择。

  • 单位
    神经内科;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苏州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