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b—SiO2—(Pb)S—Fe PP]催化性能研究

作者:周志富; 黄冠*; 袁广平; 赵树凯; 莫林强; 李佩兰; 刘鹏; 韦柳进; 韦丽萍
来源: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 45(06): 1439-1448.
DOI:10.13624/j.cnki.issn.1001-7445.2020.1439

摘要

为了利用廉价的血红素模拟细胞色素P 450酶的轴向硫配位作用和催化活性,并调节其催化性能,通过共缩合方法合成硫铅官能团化的纳米多孔二氧化硅棒[npb—SiO2—(Pb)S],用于通过硫原子配位固定血红素[Fe PP],形成血红素催化材料[npb—SiO2—(Pb)S—Fe PP]。通过使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比表面(BET)、透射电镜(TEM)、紫外可见光谱(UV-Vis)和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等技术对催化材料进行表征,并用于催化氧气氧化环己烷生产KA油。在160℃和0.9 MPa的反应条件下,含有0.5 mg血红素的固载催化材料可回收使用5次,醇酮产率、转化率和转化频次分别为12.13%、29.43%和1.93×105 h-1。相比未固载的血红素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稳定性和可应用性。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