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天性心脏病患者肺动脉高压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

作者:李雯; 孙云娟; 逄坤静; 王浩; 杨涛; 顾晴; 赵智慧; 熊长明; 倪新海; 柳志红; 何建国*
来源:中华医学杂志, 2014, 94(32): 2485-2489.
DOI:10.3760/cma.j.issn.0376-2491.2014.32.002

摘要

目的调查先天性心脏病(CHD)患者中肺动脉高压(PAH)的发生率并分析其可能的危险因素。方法连续纳入2007年5月至2008年12月首次在阜外心血管病医院住院诊治的CHD患者704例, 采集临床资料, 全部患者接受右心导管检查, 以右心导管测定的肺动脉平均压≥25 mmHg(1 mmHg=0.133 kPa)作为PAH的诊断标准。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AH存在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704例患者中男319例, 女385例, 中位年龄5岁;包括房间隔缺损185例、室间隔缺损452例、动脉导管未闭48例及上述畸形合并存在者19例;其中, 合并PAH者280例(39.8%), 未合并PAH者424例(60.2%);年龄(OR=1.017, 95%CI:1.001~1.033, P=0.040)、体动脉收缩压(OR=0.959, 95%CI:0.944~0.975, P<0.001)、室间隔缺损(OR=4.402, 95%CI:2.615~7.411, P<0.001)、动脉导管未闭(OR=6.417, 95%CI:3.079~13.373, P<0.001)、复合畸形(OR=10.513, 95%CI:3.641~30.355, P<0.001)是CHD患者发生PAH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PAH是CHD常见的并发症, 年龄、体动脉收缩压及CHD类型是发生PAH的独立危险因素。

  • 单位
    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心血管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 国家心血管病中心; 阜外心血管病医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 北京协和医学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