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临床表型的慢性鼻窦炎的微生物学研究

作者:刘肖; 刘红兵*; 李春花; 吴文霞
来源:临床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 2020, 34(09): 805-810.
DOI:10.13201/j.issn.2096-7993.2020.09.009

摘要

目的:观察不同临床表型慢性鼻窦炎(CRS)的微生物学构成特点及临床相关性研究。方法:收集行鼻内镜手术的CRS患者196例,其中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患者126例、慢性鼻窦炎不伴鼻息肉(CRSsNP)患者70例,78例鼻中隔偏曲患者(对照组)入组。术前采集中鼻道区域鼻腔分泌物标本,利用传统培养方法进行细菌的分离及鉴定。通过Pearson卡方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进行两组间细菌的比较,使用Kruskal-Wallis秩和检验对多组间细菌进行比较,筛选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结果:3组细菌总检出率为73.0%,CRSwNP组、CRSsNP组和对照组细菌检出率分别为76.2%、68.6%、71.8%,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79);检出细菌以革兰阳性菌为主;检出率较高的细菌包括表皮葡萄球菌、假白喉棒状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CRSwNP组与对照组流感嗜血杆菌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3.5%vs 2.6%,P=0.009),但CRSsNP组和对照组该菌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6%vs 2.6%,P=0.150);NonECRSwNP组和ECRSwNP组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6%vs 28.1%,P=0.017);NonECRSsNP组和ECRSsNP组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4%vs 16.7%,P=0.482)。结论:流感嗜血杆菌可能是CRSwNP的潜在病因;金黄色葡萄球菌可以促进CRSwNP嗜酸粒细胞炎症反应。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