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当前,城乡融合发展背景下的乡村振兴战略更需观照多元化的乡村社会存在形态。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经历了从个体的生活样态到村庄集体空间形态的变迁,最终走向城乡之间关系重构的发展阶段后,我国村落社会呈现出多元化的空间样态,构成了中国社会转型的一个重要面向。通过引入空间社会学理论,从空间实践差异、空间的结构差异、空间的属性差异和空间生产的进路差异对三种乡土社会空间形态进行对比和分析,发现被动的“占有”空巢型家庭会带来社会区隔和社会排斥问题,主动的改造村落景观涌现出大量同质化“内空外扩”型空心村,而政策介入的过疏化村庄则从空间社会学的理论视角和实践方向回应了城乡融合发展背景下的城乡互动与重构。在城乡融合发展的背景下,乡村振兴战略应该对不同的村落形态形成清晰的辨识和反思,通过进一步优化和整合城乡空间结构,因地制宜地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道路,促进共同富裕。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