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能量CT对别嘌醇片及非布司他治疗痛风石的研究分析

作者:李滋聪; 王川红; 曾炳亮; 林小琪*
来源:江西医药, 2019, 54(11): 1466-1468.
DOI:10.3969/j.issn.1006-2238.2019.11.055

摘要

目的双能CT (DECT)对尿酸钠(尿酸盐)晶体沉积物进行高精度检测和定量,并对治疗前后的痛风患者晶体沉积情况,与血尿酸情况做相关性分析。方法收集来自江西省人民医院痛风患者32例,符合2015年美国风湿病学会标准,经临床诊断慢性痛风石性关节炎患者行双足踝关节痛风石双能量CT扫描。分别服用别嘌醇和非布司他,降尿酸治疗前后进行血尿酸水平检查,双能量CT对足踝关节成像测定晶体的存在和总体积,并根据血尿酸水平和痛风特征进行分析。结果 32例患者中服用非布司他治疗组(18例),服用别嘌醇治疗组(14例)。在降尿酸治疗前后行进双能量CT扫描测量尿酸盐结晶的体积变化,非布司他组达标率为88.8%,卡方值为8.28,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别嘌醇组达标率为42.8%。非布司他组降尿酸治疗之前血尿酸水平为(598.7±32.1)μmol/L,痛风石体积(20.82±18.72)cm3。对照别嘌醇组降尿酸治疗前,血尿酸水平为(568.5±48.6)μmol/L,痛风石体积为(15.87±13.54) cm3,降尿酸治疗之前两组血尿酸及痛风石体积之间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经过不同手段治疗后血尿酸和尿酸盐体积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非布司他组降尿酸治疗后血尿酸水平为(356.9±15.6)μmol/L,痛风石体积(3.52±2.13)cm3。别嘌醇组降尿酸治疗后血尿酸平均水平为(433.8±38.6)μmol/L,痛风石体积为(13.41±6.58)cm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布司他较别嘌醇具有更好的降低血尿酸水平、缩小痛风结晶体积的能力,对于长期痛风结晶体积的控制具有更好的表现。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