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通过对南越国时代“曲流石渠”建筑遗址的图像分析和文献梳理,论文认为“曲流石渠”的结构由挡墙、渠壁、渠底等三个层次构成,并通过有意加入的大砾石和拱起的石背等景观元素积极引导石渠中的水流“蜿蜒流淌、曲折回环”,从而使景观在视觉结构上呈现出一种动态化与流动性。论文还通过将“曲流石渠”和秦汉时代北方宫廷苑池进行视觉对比,认为南越王宫“曲流石渠”并不追求信仰观念与空间上的象征性,而是较强调为南越贵族提供更具实用性的休憩之所,因此和同一时代北方的宫廷苑池的设计构思并不相同,属于两种不同的苑池类型。同时,又由于设计者大量加入来自印度乃至地中海沿岸的八棱石柱、“乱石砌体”样式的砂岩石板,则又使整个曲流石渠具有非常浓郁的域外风情。这些视觉现象也呈现出公元前3世纪晚期到公元前2世纪岭南地区与域外世界进行广泛的视觉文化交流的历史图景。这种与域外世界的物质文化与视觉文化交流或许在更早的时候就已开始进行。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