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肝硬化腹水患者合并细菌感染病原菌与血清降钙素原(PCT)和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0月-2018年3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接收的135例肝硬化腹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腹水培养结果,分为感染组和未感染组,其中感染组65例患者,未感染组70例患者。检查两组患者血清PCT、内毒素(EXT)、白细胞(WBC)、多型核白细胞(PMN)及NEU%,并进一步分析两组患者血清指标及腹水指标的表达情况,依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根据病原菌检测结果,对血清PCT、EXT检测结果在诊断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进行分析。结果感染组患者PCT、EXT、WBC、PMN及NEU%分别为(3.78±2.21)ng/ml、(11.44±5.32)pg/ml、(3.92±2.01)×109L、(2.65±1.78)×109L、(90.45±2.88)%高于未感染组(P<0.001)。65例感染患者腹水中共培养分离病原菌83株,其中革兰阴性菌50株占60.24%,以大肠埃希菌为主;革兰阳性菌33株占39.76%,以粪肠球菌为主。65例患者中单菌感染48例,复合菌感染17例,其中革兰阴性菌与革兰阳性菌复合感染11例,两种革兰阴性菌感染和两种革兰阳性菌感染分别为3例。在诊断腹水感染时,阳性标准为PCT≥0.5 ng/ml,EXT≥10 pg/ml。PCT和EXT检测敏感性分别为93.85%、80.00%,检测特异性分别为88.13%、92.91%。结论肝硬化腹水合并细菌感染以大肠埃希菌和粪肠球菌为主,肝硬化腹水合并细菌感染导致PCT、EXT、WBC、PMN以及NEU%均升高,且PCT、EXT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度,因此可作为诊断鉴别腹水感染快速而准确的辅助指标,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单位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