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集雨补灌条件下,春马铃薯—夏蚕豆复种(薯豆复种)+豆秆还田对土壤养分变化及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方法】以薯豆复种+豆秆还田、马铃薯种后空闲以及马铃薯连作土壤为研究对象,测定土壤理化性质;采用Illumina NovaSeq PE250对土壤细菌16S V3~V4区域进行高通量测序。【结果】与常规栽培模式相比,集雨补灌条件下,春作马铃薯提前75~76 d出苗,提前43~74 d收获,避开了晚疫病危害,滇薯23、滇薯47和青薯9号的产量分别增加28 953.0、8 571.0和28 570.5 kg/hm2。与马铃薯连作相比,薯豆复种+豆秆还田的土壤pH值增加0.17,有机质含量增加0.35%,全氮含量增加0.02%,有效氮含量增加43.6 mg/kg,有效钾含量增加51.5 mg/kg。与马铃薯种后空闲相比,薯豆复种+豆秆还田的土壤pH值增加0.14,有机质含量增加0.33%,全氮含量增加0.02%,全磷含量增加0.02%,有效氮含量增加39.8 mg/kg。薯豆复种+豆秆还田模式下,土壤中放线菌门、芽单胞菌门和鞘氨醇单胞菌属相对丰度高于马铃薯种后空闲模式和连作模式,但连作模式下土壤酸杆菌门丰度更高。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pH以及全磷和全钾含量是驱动细菌门丰度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结论】薯豆复种+豆秆还田可提高土壤肥力、减缓土壤酸化、增加土壤有益细菌门和属的相对丰度,而马铃薯连作会降低土壤pH和减少有益细菌;集雨补灌春作马铃薯收后复种夏蚕豆可增加复种指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改善土壤营养状况和细菌群落结构,减轻马铃薯连作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