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遗传性痉挛性截瘫7型(SPG7)2个家系的临床、影像学特征以及基因变异的特点。方法收集2018年12月至2021年12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两家系先证者及相关成员的临床资料, 对先证者及所有家系成员行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和基因检测, 并查阅相关文献, 与既往报道的国内SPG7家系进行临床和基因变异特征的总结。结果本组两家系共4例患者, 均在成年期发病, 均存在宽基底共济失调步态, 其中1例随访时出现痉挛性步态, 4例均出现以下肢病理征阳性为主的锥体束受累体征;3例伴构音障碍;3例头颅MRI示不同程度的小脑萎缩;基因检测发现4例患者均存在SPG7基因复合杂合或纯合变异, 其中c.2062C>T和c.2176C>T为新报道突变。我国目前仅报道5个SPG7家系, 加上本组2个家系共12例患者中, 锥体束受累12例, 小脑性共济失调10例, 构音障碍7例, 认知障碍3例;11例为复杂型遗传性痉挛性截瘫, 1例为单纯型遗传性痉挛性截瘫;9例患者影像学存在小脑萎缩。已报道的5个家系中存在6种新发突变。结论 SPG7家系在我国较罕见, 主要表现为锥体束受累合并小脑性共济失调, 伴小脑萎缩, 经基因检测明确为SPG7突变, 且我国的SPG7家系存在多种新发突变。
-
单位郑州大学; 河南省人民医院; 神经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