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当前的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问题,面临着多方面的困境。一是拥有具体门类艺术实践背景的学者(主要来自于专门艺术院校,如音乐学院、美术学院、戏剧学院等),还没有能够结合自己的独特经验参与、进入到当下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的热潮之中;二是作为艺术学理论研究者,还没有把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研究的成果,通过某种改造或简化的形式传递给艺术家,促成艺术学理论学科和各门类艺术创作实践之间的对话。我们用理论的"层次"来进行描述和概括,可以把各门具体艺术实践的"创作"理论,包括技法、创作论、批评、鉴赏、策展等,称作艺术的微观理论;把类似美学、文艺学式的抽象的"一般艺术学"理论,包括艺术心理学、艺术社会学、艺术人类学、艺术哲学等,称作艺术的宏观理论。在微观和宏观之间,还需要一个"中观"或者"中层"的层次来把二者联系起来,进行一种上传下达式的双向沟通。以"造型艺术"作为一种中层理论,总体的构想就是在艺术学理论学科确立之后、由中国学者所开创的体系性研究的基础之上,以本质主义与实用主义综合的分析方法,在宏观的"一般艺术学"和微观的"门类艺术学"之间增加一个中间层次,并进行理论建构。论文尝试以其他学科的"中层理论"建设为参照,在现有艺术学理论学科内部进行"艺术家族"式的中层划分,从艺术学理论学科建设中的中层理论及其命名、跨越"美术学"与"设计学"的学科藩篱、消解"纯艺术""实用艺术"的二元对立、超越"视觉艺术"与"视觉文化"的感官局限四个方面分析论述,在此基础上对作为艺术学学科中的"造型艺术"概念及其应用展开论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