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生态补偿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手段,对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积极意义。生态补偿的空间差异主要取决于提供的生态服务价值和付出的成本(即生态补偿优先等级,ECPS),空间差异性是生态补偿标准制定的难点和关键。通过GIS技术和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ESDA),借助Geo DA等软件,对2015年安徽省大别山区及其周围功能区的生态服务价值、生态补偿优先级和GDP等进行空间综合分析。结果表明:(1)金寨、宿松和岳西等县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VAL)大,生态补偿优先等级高(即生态保护建设付出成本低),经济发展条件差,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意义重大,应该是重点生态补偿区;而合肥市区和肥西、肥东等地区人均GDP高,有经济发展基础条件,经济发达且ECPS等级很低,是重点开发区。(2)综合考虑生态服务价值、生态补偿优先等级、经济发展水平三项指标,将安徽大别山区及周围县区分为6类区域。(3)区域整体上存在生态服务价值和人均GDP的两类高值聚集区,空间自相关显著。VAL、人均GDP和ECPS也均存在局部的空间聚集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