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介入微导管插管法制备猴局灶性脑缺血模型技术以及影像学表现。方法雄性广西猕猴10只,将1.7F微导管插管至大脑中动脉M1段注入自体血栓20cm(直径1mm),大脑中动脉正侧位造影确认栓塞成功,栓塞后2小时MRI扩散加权序列扫描再次确认脑梗死,并计算ADC值。栓塞后24小时,MRI扫描结束后处死动物取脑组织行H E染色观察病理改变。结果动物大脑中动脉栓塞后收缩压较栓塞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0只动物大脑中动脉共插管12次,其中两只动物颈内动脉迂曲插管不成功,将导管换至对侧大脑中动脉插管成功,动物插管成功率为100%(10/10),血管插管成功率为83.3%(10/12)。麻醉和手术期间动物死亡率为0,术后24小时以内死亡1只,死亡率10%(1/10)。栓塞后2小时以及24小时病灶ADC值降低,核心区ADC值降低较边缘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侧大脑正常区ADC值在栓塞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栓塞后2小时病灶在DWI图像上信号升高,24小时明显升高。24小时后脑组织HE染色显示脑梗死灶边界清楚,梗死灶内脑组织液化、坏死,高倍镜下显示细胞坏死如筛网状,细胞核碎裂和溶解。结论介入微导管超选择插管技术能制备稳定的猴局灶性脑缺血模型。
-
单位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