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观察恶性肿瘤患者体内血浆凝血纤溶情况,探讨凝血纤溶标志物在诊断恶性肿瘤患者血栓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2017年9月至2019年7月间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就诊的171例患者,其中肿瘤术后无血栓组患者40例,术前无血栓对照组患者108例,未手术肿瘤血栓患者23例。分别检测凝血酶-抗凝血酶复合物(TAT)、纤溶酶-ɑ2纤溶酶抑制物复合物(PIC)、血栓调节蛋白(TM)、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复合物(t-PAI ? C)的水平,并与D二聚体进行比较。结果 TAT、TM、PIC及t-PAI ? C在肿瘤术前无血栓组、术后无血栓组及未手术血栓组三组间均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均P<0.05);在恶性肿瘤未手术血栓组患者中,TAT、TM及PIC均高于无血栓组患者(均P<0.05)。ROC显示PIC及TAT诊断肿瘤患者血栓的AUC均高于D-D(0.871vs. 0.619;0.788vs. 0.619);且PIC诊断的特异度高于D-D(91.9%vs. 82.4%),PIC及TAT诊断的灵敏度均高于D-D(73.9%vs. 47.8%,73.9%vs. 47.8%)。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体内凝血与纤溶活性异常增强,TAT及PIC优于D-D对恶性肿瘤患者血栓的诊断。
-
单位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