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患者病情加重的危险因素,旨在为此类患者后续诊治工作的开展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2022年2月昌乐县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出院后门诊3个月随访结果分为病情加重组(n=41)和病情无变化组(n=79)。比较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静息心率、呼吸频率、尿量、收缩压、体质指数、肌酐、N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NT-proBNP)、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 Hcy)、D-二聚体(D-dimer, D-D)、血清白蛋白(albumin, ALB)、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慢性心衰病情加重的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性别、年龄、呼吸频率、静息心率、尿量、收缩压、体质指数、肌酐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情加重组Hcy、NT-proBNP、D-D显著高于病情无变化组,ALB、LVEF显著低于病情无变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cy(OR=2.573)、NTproBNP(OR=2.885)、ALB(OR=2.951)、D-D(OR=2.413)、LVEF(OR=2.869)是慢性心衰病情加重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Hcy、NT-proBNP、ALB、D-D、LVEF与慢性心衰病情加重有关,临床治疗慢性心衰并预测预后时可密切关注上述指标,以便于及时给予针对性干预。

  • 单位
    昌乐县人民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