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筛选影响经阴道分娩女性产后盆腔肌筋膜疼痛(myofascial pelvic pain,MFPP)发生的高危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9月在温州市人民医院单胎顺产并在产后6~12周内进行随访的女性200例,根据诊断情况分为MFPP组和非MFPP组,每组各100例。对两组的人口学资料变量和产科相关资料变量行单因素分析,并采用LASSO回归进行多因素分析,然后以筛选变量为依据构建产后MFPP风险预测列线图模型,绘制校准图及采用一致性指数(concordance index,C-index)评估列线图模型的稳定性及预测效能。结果 产次、分娩方式、引产方式、阴道内操作(包括产程中的人工破膜、阴道内诊)、是否妊娠糖尿病、新生儿体质量、喂养方式(母乳喂养、混合喂养、人工喂养)、孕期白蛋白、会阴情况(会阴裂伤或会阴侧切)9个预测变量可能是经阴道分娩女性产后MFPP发生的相关因素。以多因素分析结果构建列线图模型,C-index指数为0.789(95%置信区间:0.724~0.854),说明本研究所建立的列线图模型的精确度及区分度较好。结论 本研究分析了经阴道分娩女性产后MFPP发生的影响因素,建立了针对经阴道分娩产妇产后发生MFPP的风险预测模型,为临床评估工作提供有效指导。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