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国共产党早期的纪念活动与革命叙事多具有国际化倾向的特质,在纪念活动中较多地强调着国际共运人物及事件对本国革命的重要影响,且一度出现纪念活动泛化于表面的现象。“李卢”纪念曾活跃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革命节日的舞台上,并成为中国共产党及青年团借助外域英雄形象鼓舞和动员青年进行革命活动的重要手段,虽实际效用与纪念活动的设计预期难免存在差距,但其背后反映着当时纪念参与者的交流环境及时代底色,“李卢”纪念也成为在革命红潮逐渐退去后被忽视的纪念文化的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