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组织肌上皮瘤/混合瘤6例临床病理学分析

作者:张学东; 陈士超; 杜然; 张仁亚; 姜慧峰; 朱维娜
来源: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2014, 30(07): 755-760.
DOI:10.13315/j.cnki.cjcep.2014.07.013

摘要

目的探讨软组织肌上皮瘤/混合瘤(myoepithelioma/mixed tumour of soft tissue,MMT)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免疫表型、鉴别诊断及预后。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两步法对6例MMT进行免疫组化染色,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6例MMT中男性3例,女性3例,年龄1163岁,平均44岁。肿瘤直径217.5 cm,平均6.5 cm。免疫表型:75%(3/4)表达CK,100%(4/4)表达vimentin,66.7%(2/3)表达S-100,50%(2/4)表达GFAP,100%(3/3)表达EMA,(0/4)不表达SMA。6例MMT随访时间510年,3例局部复发,1例复发且发生肺转移,所有患者均存活。结论临床上,MMT通常表现为无痛性肿块,持续数周至数年,偶有局部疼痛。多发生于成人,男女比例大致相同。肿瘤境界清楚,绝大多数肿瘤位于四肢皮下或深部的筋膜下软组织。组织学上,MMT类似于涎腺的多形性腺瘤,含有不同比例的上皮和(或)肌上皮成分,间质玻璃样变或为软骨黏液样。大部分MMT为良性行为,但少数可局部复发和转移,导致死亡。

  • 单位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潍坊市第二人民医院; 山东省聊城市人民医院; 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