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人血清炎症标志物与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变化和尿吡啶啉(PYR)及肌酐(Cr)比值变化之间的关系。方法共纳入168名随机选择的受试者(年龄52~78岁,平均63岁,女性占48%)。BMD通过双能X线吸收测定法在基线时和平均2. 9年后测量(平均T值:-0. 18~-0. 61)。测定受试者血清高敏感性(hs) 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并测量尿PYR/Cr比率。结果受试者全身、腰椎和髋部BMD平均年损失分别为0. 15%、0. 15%和0. 34%。全身BMD的变化与基线hs-CRP、IL-6、TNF-α(β:-0. 41%/U,95%置信区间:-0. 68%,-0. 15%)以及hs-CRP与IL-6(β:-0. 62%/U,95%置信区间:-1. 01%,-0. 23%)的变化密切相关。如果将这些标记置于相同的预测模型中,则只有IL-6基本保持不变。IL-6(髋部和腰椎)和TNF-α(仅腰椎)可显著预测其他部位BMD的变化。最后,PYR/Cr比值的变化与女性基线的IL-6、hs-CRP及其变化呈正相关(P均<0. 05),而与男性无关。结论本研究中观察到的IL-6的改变和骨密度降低及骨吸收有关。
-
单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