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左心房储存阶段纵向应变(LASr)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远期不良预后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纳入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于北京市隆福医院就诊的153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受试者均接受激光散斑跟踪超声心动图检查,运用EchoPAC软件分析左心房纵向应变获得LASr,并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后通过电话或门诊随访2年,根据老年心力衰竭患者是否发生预后不良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采用Logistic回归方程构建预测模型,绘制ROC曲线评估LASr在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远期不良预后中的预测价值。结果 随访2年,截止最后随访日期2021年1月21日,153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共完成随访131例,失访率为14.38%,最终纳入131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其中46例患者出现预后不良为预后不良组,其余85例为预后良好组,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显示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为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远期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OR(95%CI)=1.202(1.000~1.303)、1.598(1.180~2.164)、1.316(1.145~1.531),P <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LASr为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远期不良预后的保护因素[OR(95%CI)=0.840(0.745~0.948)、0.800(0.694~0.922),P <0.05],ROC曲线分析显示NT-proBNP、hs-CRP、LAVI、LVEF、LASr预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远期不良预后的AUC为0.700、0.731、0.678、0.695、0.763;DeLong分析显示LASr AUC高于NT-proBNP、hs-CRP、LAVI、LVEF(P <0.05)。结论 LASr也可能是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远期不良预后的预测指标。
-
单位北京市隆福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