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CT在肺局灶性磨玻璃结节(GGN)不同时期肺腺癌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从2017年—2020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53例肺部局灶性磨玻璃样结节肺腺癌, 通过统计学处理, 分析病变的部位、大小、形态、边界、密度、血管及支气管等变化, 判断CT特征与不同时期肺腺癌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153例局灶性磨玻璃结节表现为纯磨玻璃样结节(pGGN)21例, 混合磨玻璃样结节(mGGN)132例。不同时期的肺腺癌中浸润前病变32例, 其中非典型腺瘤样增生(AAH)13例, 原位癌(AIS)19例;浸润性病变121例, 其中微浸润腺癌(MIA)35例, 浸润性腺癌(IA)86例;四种不同时期的肺磨玻璃结节腺癌患者的病变CT影像特征在边缘分叶、粗短毛刺, 支气管正常穿行、闭塞, 血管增粗、纠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病变的边界清晰与否、形状、细长毛刺、支气管轻度扩张、血管通过不规则征象方面, 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53例肺磨玻璃样结节患者中, 浸润前病变和浸润性病变的最大层面长径及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通过ROC曲线分析发现病变的最大层面长径和CT值联合评估对肺腺癌有无浸润性有很好的诊断价值, 截断值分别为13.04 mm, -447.48 Hu。pGGN与mGGN最大层面长径和CT值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肺局灶性磨玻璃结节不同时期肺腺癌的CT表现进行分析, 发现不同的征象对不同时期腺癌的病理类型有不同的价值, mGGN更倾向于浸润性病变。GGN出现分叶、粗短毛刺及血管纠集、支气管闭塞, 并且病变长径>13.04 mm、平均CT值>-447.48 Hu, 高度提示浸润性肺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