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研究黄土丘陵区白羊草植物群落优势种叶绿素荧光动态变化特性对土壤水分变化的响应,采用盆栽控制试验,设置7个组合比例(白羊草∶达乌里胡枝子, 0∶12, 2∶10, 4∶8, 6∶6, 8∶4, 10∶2和12∶0)和3种水分水平(高水(HW),中水(MW)和低水(LW),对应为田间持水量的80%±5%, 60%±5%和40%±5%),并分别在达乌里胡枝子现蕾期、开花期与结实期将土壤水分从高水降到中水(H-MW)和低水(H-LW),测定了达乌里胡枝子在水分降低后第0天、第1天、第3天、第7天的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表明:在土壤水分阶段干旱胁迫后,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和实际光化学效率(ФPSⅡ)总体上在开花期显著最高、结实期显著最低,且Fv/Fm变化范围为0.767~0.829,表明达乌里胡枝子具有更为稳定的光化学效率;现蕾期和开花期的ФPSⅡ均以H-MW显著高于H-LW,表明土壤水分降低幅度较大显著削弱PSⅡ反应中心的实际光能捕获效率;开花期的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为H-LW显著高于H-MW,表明达乌里胡枝子开花期通过耗散过剩激发能以减轻重度水分胁迫对叶片光合结构的损伤;单播下的Fv/Fm、ФPSⅡ和光化学淬灭系数(q P)显著高于或与混播无显著差异,表明混播对土壤水分阶段降低后达乌里胡枝子的光合反应过程产生抑制作用。本研究为阐明土壤水分变化条件下两草种竞争与共生的生理生态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