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椎体支撑体重建脊柱前柱的中期效果

作者:杨曦; 宋跃明; 刘立岷; 孔清泉; 龚全; 曾建成; 李涛; 屠重棋
来源:中华外科杂志, 2014, 52(01): 20-24.
DOI:10.3760/cma.j.issn.0529-5815.2014.01.006

摘要

目的评价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复合物(n-HA/PA66)椎体支撑体重建脊柱前柱稳定性的中期临床效果。方法 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进行前路减压采用n-HA/PA66椎体支撑体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脊柱患者177例,男性117例,女性60例;年龄1874岁,平均44.6岁。其中颈椎骨折患者47例,胸腰椎骨折患者50例,颈椎病患者58例,脊柱结核患者17例,脊柱原发性肿瘤患者5例。随访通过复查X线片及三维CT了解脊柱序列恢复维持情况,评估植骨融合以及支撑体下沉、移位等情况。通过神经功能损害Frankel分级评价脊柱骨折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通过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或SF-36评分评价颈椎病患者、脊柱结核患者及脊柱肿瘤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患者术后随访3670个月,平均51个月。至末次随访时,除1例颈椎骨折患者出现椎体支撑体轻微移位外,未发现支撑体脱出、破裂以及内固定断裂的情况。脊柱骨折患者植骨平均融合时间为4.5个月,植骨融合率为95.9%,支撑体下沉率5.2%;颈椎病患者植骨平均融合时间为4.4个月,植骨融合率达到96.5%,支撑体下沉率5.2%;脊柱结核患者植骨平均融合时间为5.5个月,植骨融合率94.0%,支撑体下沉率5.9%;脊柱肿瘤患者中,植骨平均于术后6.0个月融合,植骨融合率100%,1例患者出现支撑体下沉。所有患者的术前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脊柱骨折伴不全瘫的患者末次随访时Frankel分级较术前改善02级。其余患者末次随访时VAS评分、JOA评分及SF-36评分较术前均有显著提高(t=2.982、4.126和3.980,P<0.05)。结论 n-HA/PA66椎体支撑体能够有效地恢复并维持脊柱高度以及序列,其植骨融合率高且支撑体下沉率低,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脊柱前柱重建材料;应用该支撑体治疗脊柱创伤、退变、结核以及肿瘤患者的中期临床效果满意。

  • 单位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