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通过对口腔颌面外科牙颌畸形住院病案首页疾病编码的质控,分析编码错误的原因,以提高疾病分类编码质量。方法 检索某口腔专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2016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主要诊断编码为K07.4(未特指的错颌)和K07.5(牙面功能异常)的病案共75份,进行核查及编码分析。结果 75份编码为K07.4、K07.5的病案均编码错误,其中32例应为上颌后缩/下颌前突,6例为上颌前突/下颌后缩,14例偏颌畸形,8例小颌畸形,5例下颌前突偏斜,3例双突颌畸形,2例颌面术后面部畸形,前牙反合、上颌牙前突、下颌骨发育不全、牙齿咬合不佳及牙拥挤各1例。重新给予编码后,60例(80%)编码于K07.1,9例(12%)编码于K07.0,3例(4%)编码于K07.2,1例(1.33%)编码于K07.3,2例(2.67%)编码于Z42.0。结论 编码员临床医学知识缺乏、编码知识局限、责任心不强、医师临床诊断填写不规范及缺乏有效的编码质控体系造成编码错误,编码员应增强工作责任心,加强临床医学知识与专业知识的学习,规范临床医师疾病诊断的填写,提高牙颌畸形的编码准确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