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术中雾化吸入米力农与静脉注射米力农对行二尖瓣手术的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纳入2020年9月至2022年12月与该院治疗的二尖瓣狭窄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15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吸入组(n=76)和静脉注射组(n=76)。吸入组、静脉注射组患者在术中分别给予雾化吸入米力农、静脉注射米力农治疗。比较吸入组与静脉注射组患者胸骨切开前(T0)、心脏手术体外循环(CPB)撤机后(T1)和患者转移至重症监护室前(T2)的肺毛细血管楔压(PCWP)、平均动脉压(MAP)、平均肺动脉压(MPAP)、心脏指数(CI)和肺血管阻力指数(PVRI)等血流动力学指标。比较两组患者T0、T1和T2时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吸入气中的氧浓度(FiO2)、混合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及肺内分流率(Qs/Qt)等动脉血气指标。比较两组患者T0、T1、T2时的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TAPSE)、右心室面积变化分数(RVFAC)等超声心动图指标。结果:与T0时比较,吸入组和静脉注射组患者在T1和T2时的PCWP、MAP、MPAP及PVRI显著降低,CI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1和T2时,吸入组患者的PCWP、MPAP和PVRI显著低于静脉注射组同期,CI显著高于静脉注射组同期;但静脉注射组患者的MAP较吸入组同期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时比较,吸入组与静脉注射组患者在T1和T2时的PaO2/FiO2显著升高,Qs/Qt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吸入组患者在T1和T2时PaO2/FiO2较静脉注射组同期显著升高,Qs/Qt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与T0时比较,吸入组患者T1和T2时的TAPSE、RVFAC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T1和T2时,吸入组患者TAPSE、RVFAC较静脉注射组同期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二尖瓣狭窄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CPB前后雾化吸入米力农安全、方便,可显著改善右心室血流动力学、右心室功能和全身血流动力学指标。

  • 单位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