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背景研究证实炎症与干眼的发生和发展相关,其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γ干扰素(IFN-γ)是重要的炎症因子。胸腺素β4(Tβ4)具有促进上皮细胞迁移和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但其对干眼眼表修复的影响及其机制尚未阐明。目的观察重组Tβ4对干眼模型鼠眼中TNF-α和IFN-γ表达的调控作用及其对眼表修复的影响。方法选用清洁级雄性成年SD大鼠50只,用质量分数0.3%苯扎氯铵溶液连续点左眼7 d以诱导干眼模型,以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Schirmer试验Ⅰ(SⅠt)结果评估造模情况。将造模成功的36只眼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对照组、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hEGF)点眼组、Tβ4点眼组及PBS点眼组,按照分组分别用5μl Tβ4溶液(9μg/ml)、rhEGF滴眼液、无菌PBS点眼,每日.3次,连续7 d,大鼠右眼不进行任何干预作为正常对照组。各组大鼠均于点眼后7 d行BUT、角膜上皮荧光素染色和SⅠt检查。点眼后7 d以过量麻醉法处死动物,制备大鼠眼表组织切片,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角膜和结膜组织形态学变化;采用过碘酸希夫染色法计数结膜组织中杯状细胞的数目;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大鼠角膜和结膜细胞超微结构改变;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结膜组织中TNF-αmRNA和IFN-γ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结果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rhEGF点眼组、Tβ4点眼组和PBS点眼组大鼠BUT分别为(10.42±0.66)、(7.46±0.49)、(8.71±0.50)、(9.59±0.35)和(8.63±0.68)s,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65,P=0.00),其中模型对照组大鼠BUT明显短于正常对照组,rhEGF点眼组和Tβ4点眼组大鼠BUT明显较模型对照组大鼠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间大鼠SⅠt和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的总体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0.42,P=0.79;F=136.77,P=0.00)。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模型对照组大鼠角膜、结膜上皮缺损,角膜基质层水肿;rhEGF点眼组和Tβ4点眼组大鼠角膜、结膜上皮细胞形态不规则,呈过度增生状。各组大鼠结膜组织中杯状细胞数量的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6,P=0.04),其中模型对照组和rhEGF点眼组大鼠结膜组织中杯状细胞数量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Tβ4点眼组大鼠结膜杯状细胞数量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可见,模型对照组大鼠角膜、结膜上皮细胞的微绒毛和微皱襞肿胀、融合、卷曲、断裂和脱落,Tβ4点眼组角膜、结膜上皮细胞微绒毛呈增生修复状态。各组大鼠结膜组织中TNF-αmRNA和IFN-γmRNA相对表达量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43.08、371.69,均P=0.00),各组大鼠结膜组织中TNF-α和IFN-γ蛋白表达量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4.27、43.52,均P=0.00),其中模型对照组大鼠结膜组织中TNF-αmRNA和IFN-γ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量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而Tβ4点眼组上述因子的表达量均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和rhEGF点眼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Tβ4局部点眼可通过下调干眼大鼠结膜组织中TNF-α和IFN-γ的表达而增加泪膜的稳定性,促进眼表损伤的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