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超声心排血量监测(USCOM)指导低排高阻危重病人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6月入住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重症医学科的低排高阻病人82例,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仅根据临床常规监测进行经验性治疗,观察组42例则根据常规监测及动态监测USCOM指标对病人进行精准化治疗。常规监测指标包括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乳酸(Lac)、氧合指数(OI)、中心静脉压(CVP)、脑钠肽(BNP);USCOM指标包括心排血指数(CI)、外周血管阻力指数(SVRI)、心脏收缩期射血所用时间(FTc)。比较两组病人治疗6、12、24、48、72 h血流动力学和血气分析指标的变化,血管活性药物使用剂量,28 d内ICU转出率及病死率。结果观察组血流动力学和血气分析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治疗6 h时,两组仅O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14,P<0.05);治疗12 h时,两组HR、MAP、Lac、OI、CI、SVRI、FTc、BN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84~9.87,P<0.05);治疗24、48、72 h时,两组所有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3.03~86.57,P<0.05)。治疗24、48、72 h时观察组多巴酚丁胺、硝酸甘油的泵入速度显著低于对照组(F=3.21~3.98,P<0.05)。观察组28 d内ICU转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383,P<0.05),病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4.082,P<0.05)。结论通过USCOM对低排高阻危重症病人血流动力学进行动态监测,能个体化精准指导临床治疗,减少药物的使用及住ICU的时间,降低病死率。

  • 单位
    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