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初步了解南疆部分居民区鼠类中汉坦病毒的自然感染状况。方法 2023年春季和夏季,分别在喀什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克州)、和田地区、阿克苏地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巴州)27个县(市)居民区捕获鼠类,取其肾脏,采用流行性出血热Ⅰ型(汉坦病毒)、Ⅱ型(汉城病毒)双重荧光PCR法检测核酸。结果 春季喀什地区5个县(市)(喀什市、疏附县、巴楚县、莎车县、叶城县)均监测到流行性出血热Ⅱ型(汉城病毒)分布,鼠类总携带率为22.4%(38/170),携带率在11.1%~37.0%,不同县(市)鼠类携带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822,P=0.044);夏季27个县(市)中,监测到汉城病毒分布12个、分布率44.4%,共捕鼠598只、总携带率11.9%(71/598),携带率在0.0%~52.4%,其中喀什地区、克州、和田地区的携带率分别为19.1%(56/293)、28.3%(13/46)、1.5%(2/131),阿克苏和巴州未监测到汉坦病毒携带,鼠类携带率喀什(χ2=23.710,P<0.001)与克州(P<0.001,Fisher’s exact test)均明显高于和田。喀什地区5个县(市)居民区鼠类汉坦病毒携带率春季(22.4%)与夏季(23.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25,P=0.874)。结论流行性出血热Ⅱ型(汉城病毒)在南疆的分布较广,不同地区鼠类病毒携带率有差异,部分县(市)携带率较高,流行性出血热疫情暴发的风险不容忽视。
-
单位新疆阿克苏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