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国社会从传统走向现代,戏剧传播居功至伟。正如英国人所说"在上帝之后,莎士比亚决定了我们的一切。"话剧对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也有同样的示范功用。中国早期留日派话剧独有的"烈士情结"对中国革命的成功助益很大;留美派胡适的《终身大事》鼓舞了新女性的自由独立;洪深的《少奶奶的扇子》成为婚恋教科书;尤其是曹禺的剧作,深刻挖掘了中国人个体悲剧的内外因素,否定了不值得过的旧生活。中国现代话剧尽管没能完成像西方戏剧一样扭转社会生活的现代化任务,但因有了舞台上活生生的样本作指导,使中国人对现代生活的认知日益清晰,为后来抗战话剧和新时期话剧的发展奠定了根基。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