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对局灶性皮层发育不良患儿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32例局灶性皮层发育不良患儿的临床资料,所有患儿均给予常规核磁共振成像(MRI)、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及弥散张量成像(DTT)扫描,根据扫描结果将入选者分为皮质增厚组(n=14)与白质减少组(n=18)。对比分析两组患儿患侧及对应位置健侧丘脑的各向异性分数(FA)值、弥散系数(ADC)值。结果 32例局灶性皮层发育不良患儿中,皮质增厚患儿有14例,占比为43.75%,白质减少患儿有18例,占比为56.25%;两组患儿患侧、健侧的ADC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皮质增厚组患儿患侧、健侧FA值均低于白质减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质增厚组患儿患侧、健侧的FA值、ADC值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白质减少组患儿患侧的FA值明显小于健侧,ADC值明显高于健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TI对局灶性皮层发育不良患儿具有重要的诊断作用,在对患儿丘脑FA值及ADC值的评估中,ADC值的变化分析具有较高价值,FA值及ADC值对局灶性皮层发育不良患儿白质内微观变化分析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 单位